調味品行業迎來新營銷模式
來自中國調味品協會的統計顯示,全國主流調味品生產企業近年來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。作為"小產品",調味品增長主要來自于何處?作為傳統食品產業,調味品延續了多年 "菜市場+超市" 的營銷模式,留意調味品市場不難發現,新的營銷模式以及營銷渠道正在調味品行業涌現。
首先,網絡購物和電視營銷初顯苗頭。中糧集團推出了食品直銷門戶"我買網",淘寶上也出現了五花八門上萬種的調味品產品,王致和、恒順、李錦記、太太樂等紛紛推出了節慶禮盒,其中2009年年底,太太樂的春節禮包銷售開啟了調味品電視購物營銷的先河。可以說,隨著物流配送體系的日趨成熟,調味品營銷渠道也日益創新。
其次,高附加值產品涌現市場。一是針對餐飲渠道特殊研發的高端餐飲調味料成為了新的增長點,許多調味品生產企業紛紛研發餐飲配料,如東莞百味佳食品、廣東嘉豪食品、武漢亞太調味食品等等,行業內數十家企業均推出了高端餐飲產品。二是高端禮品調味品、保健調味品涌現提升了調味品的附加值。江蘇恒順集團推出了保健醋膠囊,烏江榨菜集團推出了保健禮品榨菜等,高附加、高利潤產品正成為企業下一輪的角逐目標。
針對目前行業現狀,中國調味品協會秘書長白燕女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說到,近年來,隨著政治、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及行業的發展,調味品行業面臨的競爭格局也有了很大的轉變,以"產品為先"的營銷觀念正在向"客戶為先"的營銷觀念轉變。產品使用的方便性,采購的便捷性以及個性化訂制需求,正成為影響消費者的重要因素。
2010年11月23日,2010’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(簡稱CFE2010)將登陸上海,今年博覽會的主題定為"應時而變,重塑戰略",針對調味品行業新營銷模式來臨,白燕秘書長建議,調味品企業應在關注自身企業現有發展的同時,未雨綢繆,積極調整和完善企業的發展戰略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